close

引用自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20pqUzWGFQULgn4OXFgPNg--/article?mid=4529 



  看電影,我很排斥看那種愛到死去活來的悲情片,但提起同志片,多數避免不了死氣沉沉的劇情,結局非要生離死別才罷休,這著實讓我受不了。總覺得人生已經夠苦了,而電影是最佳消遣的工具,最好能多看讓自己心情愉快的影片,個人認為是有益健康。

  我一向喜歡看喜劇片,短短兩小時的一部影中,因為開心的笑過,心情可以好上一整天,晚上看更可以安穩睡到天亮。對於那種哭哭啼啼的愛情片,我是盡量不去接觸,首先我不喜歡哭,其次不想讓身上的細胞因難過死了一堆,再來是看完後有時受到劇情的影響整個人的情緒回不來~~~很討厭那種感覺!

  就因如此,我非常不喜歡「斷背山」。我不太清楚多數台灣同志喜歡的原因,是因為李安的作品,夾帶國人驕傲的心態,還是站在同志的角度捧場的行為~~~不否認當初我是以捧場的立場去戲院看,但觀後很失望,很多個橋段悶到讓我打起盹來,而結局悲到最高點,超沒變化的劇情,我只能說那是一部相當病態的同志電影,若說要賺人熱淚,還不如說是更明確表達同志愛搞悲情的習性。

  我是同性戀者,但我很厭惡同志被寇上愛搞悲情的大帽子,而外界對同志有如此的刻板印象也不是無中生有。就我個人在台灣十多年在同志圈打混的經驗,多數同志的確有此行為,專愛聽無病呻吟的情歌,去KTV還K歌K到哭,連電影都要看同志版類別的瓊瑤戲碼,部落格裡都是情變靠么的文章,長期下來把自己處在此境界,心理不生病才怪~~~


  通常美國的院線片很少會上映外來片,只有少數藝術性的戲院才會有此舉動,沒有媒體的大力宣傳,一般人很難得知這類從海外來的好片。而波特蘭當地有家CINEMA 21是專門播放藝術和外國影片的戲院,因為我是會員,所以固定收到該戲院的新片快訊月刊,大約在二OO六年初時從月刊的報導中發現原名為「Reinas」的西班牙同志影片(美譯:Queens/中譯:我的酷兒婚禮),跟三位朋友提了一下,大家都還滿感興趣的,於是相約去瞧瞧。

  今天到熟男家看到他介紹這部電影史上最大同志婚禮即將進行,讓我的眼睛為之一亮,因為這是我所喜愛的同志喜劇類影片,不禁讓我又想再看一遍。方便的是前年的聖誕節,其片剛好在美國出版DVD,二話不說買下來當份聖誕禮物送堤爸,同樣喜歡看喜劇片的堤爸觀後也是愛不釋手,直說這才是同志片該有的品質,以逗趣的模式來表達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問題,於是特別寫下這篇來分享我們的想法。

 


  對西班牙的電影界不熟悉,話說導演Manuel Gómez Pereira很有名,但我就是沒聽過這號人物,而劇中的五位靈魂主角好像在西班牙是數一數二的影后級女演員,得過無數歐洲影展的獎項,對我來說她們全是生面孔,所以排除卡司不去談,就直接針對劇情來推薦這部很適合男女老少、不分性別、不分年齡的爆笑同志片。

  西班牙的同志婚姻已合法多年,不管社會風氣再開放,就算一般民眾的接受度頗高,但身為父母的還是有抱持「把人ㄟ囝仔死沒了」的心態,自己的兒子去娶個男人進門,其反應皆為不同,也因此引發其劇的笑點。

  劇情要點為三對論及婚嫁的男同志VS他們的家長,五個老媽和一個老爹分別受邀前去參加兒子的婚禮,就在婚禮舉行之前,六位家長齊聚一堂,對於兒子要與男人步入紅毯的那一端表現出不同的態度,一連串爆笑的劇情帶給觀眾嶄新的同志喜劇面貌。

  而劇中的飾演媽咪的五位女演員可是粉勁爆,比起慾望城市中那四位霹靂淫娃來得更風韻猶存,可以說是全劇的焦點和噱頭。雖說是同志主題電影,卻以父母的角度去省思同性戀者存在已久的問題,加上運用輕鬆的劑調品為本劇的元素,讓觀眾在無壓力的處境下去感受不可忽視的同志話題。


  再好看的電影還是有缺點,第一次觀賞此片時,與同行的美國朋友都看得很吃力,原因是西班牙文原音演出,必須讀字幕,一般美國人不習慣看字幕,我也住美國久而看字幕的能力生疏,又不熟悉西班牙文,要專心入戲的確有難度,再加上此片的人物眾多,十二個主要角色,我們對所有的演員的長相都很陌生,配合看字幕而分心,很容易造成混亂的情況,常常搞不清誰是誰,這是略嫌複雜的地方。




  台灣將於九月底配合台北同志大遊行活動同時上映此片,雖然比歐美地區晚了兩年的步划,但好片不怕遲,只怕觀眾不識貨。對同志片很挑的明媽,通常不會去調強「同志必看」的字眼來強力推薦,不過,若你厭倦看太多悲情類的同志電影,這部「我的酷兒婚禮」絕對是讓你換口味的最佳影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etmerri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